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机关党委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农业农村部系统部分司局单位持续深化作风建设 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

日期:2025-07-21 作者: 来源:机关党委 【字号: 打印本页
   农业农村部系统部分司局单位以务实举措推动作风转变,聚焦群众企业和基层迫切需求,从优化审批流程、解决急难愁盼、减轻考核负担等维度全面发力,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优化审批流程 提升服务效能 

  畜牧兽医局紧盯提高兽药评审效率,会同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建立每周会商机制,及时研究解决评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修订兽药审批、文号核发等8类15项办事指南,细化完善办理流程和要求,新增制定印发兽用中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15项,明晰兽用中药研究评价指标和方式,指导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设立“兽药综合业务咨询服务”线下窗口,为企业提供评审、检验、监督等咨询服务。今年以来,累计批准注册新兽药产品66个,评审效率创历史新高。 

  渔业渔政局针对鳄鱼皮制品贸易企业小批量、高频次申请进口审批导致的费时费力、行政成本增加等问题,迅速落实便民利企举措,将企业过去一年数十次申请简化为一次性办理。针对有关企业反映的水生野生动物制品进口审批频次高、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组织专业力量调研企业进出口需求,评估批量审批影响,征求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意见,对审批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对进口水生野生动物制品实行批量审批,准许将出口国(地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履约机构出具的出口计划书作为合法进口来源证明材料,一次性批准申请人的年度进口数量,根据实际进口情况逐笔核减。 

  农垦针对垦区提出的优化统计监测工作,提高数据填报效率诉求,农垦综合统计指标由1290个精减为869个。围绕新版制度的宣贯委托部农垦中心、管理干部学院、农科院信息所组织专题培训班及线上讲解,累计培训9000多人次。通过发放统计监测填报工作明白纸、录制讲解视频、优化报表审核公式等,提高了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动态管理更新农垦经济、农垦企业财务、国有农场数据库有关指标,发挥数据库作用开展数据比对,提高数据关联性和一致性。修改统计填报页面,优化自动导入上年数据和自动显示统计指标解释功能,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填报便利度 

  解决急难愁盼 增进民生福祉 

  政策与改革司赴安徽、湖南、山西、江苏、甘肃、四川等10余个今年启动整省试点、延包任务重、人地矛盾突出的省份开展调研,重点了解无地少地农户要地诉求、新增耕地处置、消亡户承包地收回、外嫁女等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重难点问题,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细化政策要求、明晰延包路径。组织专家开展研讨,加强延包试点工作学理性阐释,对开展延包试点工作的29个省份进行评估指导,客观了解地方延包试点进展情况。建立延包试点工作包保责任制,定点联系分包省份,主动对接并给予精细指导。认真办理涉及承包地经营管理的信访件,及时转交地方核实,并督促做好同类问题排查整改,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承包权益。 

  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针对基层反映的农民合作社办理登记备案实名认证“刷脸”难的问题,组织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研究和面上情况问卷调查,研究形成《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办理登记备案事项实名验证规范指引》,协调有关部门启动《经营主体实名登记管理规范》起草工作,指导成都市率先简化农民合作社实名认证成员范围。会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调研四川成都实践成效,研究探讨将成都经验上升为全国适用的规范性指引。针对农民合作社登记年报数据部门间共享机制不健全问题,主动对接有关部门,推动将农民合作社纳入年度报告“多报合一”改革,建立农民合作社年报数据部门间互通共享机制 

  市场与信息化司针对农民群众、基层干部对提升信息化技能水平的迫切需求,组织开展农业农村领域信息技术人才、智慧农场建设人才、智慧牧场建设人才等培训班5期,累计培训学员400人。举办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以“提升农民数字素养 助力乡村数字发展”为主题,围绕智慧农业应用、电商助农兴农、数字惠民服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举办14场直播专场培训活动。指导抖音公益扶持一批有特色有潜力的乡村发展带头人,举办“星乡村”、“星农人”项目启动暨共创交流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星乡村”所在地区的基层干部、“星农人”代表开展培训,并提供扶持措施。 

  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针对国家追溯平台数据汇聚质量不高、重点业务支撑不足等问题,结合基层调研用户反馈与新发布的追溯行业标准,对国家追溯平台实施轻量化升级,简化操作流程、优化交互设计提升用户体验。加强线上线下培训指导,解读农产品追溯相关行业标准,制定《省级追溯平台与国家追溯平台数据标准化汇聚行动实施方案》,紧扣一品一策监管与农产品攻坚治理要求,新增泥鳅、香蕉等重点品种的种养主体监管模块和产地收购商名录模块,将整改举措固化为常态化工作机制 

  减轻考核负担 激发基层活力 

  区域协作促进将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全面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减少实地抽查县个数,减少参与实地核查人数,缩短实地核查天数。考核评价指标由以往的33项整合优化为7项,实地考核评价不要求基层填表报数,不要求提供纸质台账资料。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评价内容由以往的4个方面18项精简为3个方面9项考核评价方法取消实地核查、地方评价环节同类内容材料不重复提供,不要求提供纸质证明材料。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把国务院食安委食品安全评议考核中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考核指标由17项大幅压减为3项,且均不设置过细评分点主要依据部级层面每年开展的4次风险监测抽检结果、日常调度的重点问题农产品攻坚治理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考核,减少基层年底集中报送材料要求。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风险分级管理要求,在重点品种药残攻坚治理中试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分类监管制度,将12个重点问题品种中种养模式落后、密度过大、抽检合格率低的,作为高风险等级品种,实施专人包保和批批速测,对其余的低风险等级品种,结合实际适当减少日常巡查和抽检频次,帮助快速上市。 

  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针对考核指标内容“臃肿”、实绩导向不够清晰、过多依赖佐证材料等问题,以压减考核指标、简化考核程序为抓手,着力优化《2025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考核办法及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全面考过程、考材料、查痕迹向重点成效、看绩转变将考核指标由49项减少为20项,进一步明确关键性评价要求和赋分标准。坚持重在平时、关注日常,紧盯总结自评、随机抽查、暗查暗访、会商打分等环节要求将考核对象聚焦为省级工作专班,不对市县工作进行考核。不再要求地方报送过程性文件、常规工作情况等佐证材料,取消听汇报、查台账等现场考核环节从源头避免过度留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