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机关党委  >  学习园地

在乡村产业的实践探索中贡献青春力量

——记第九届农业农村部系统“十佳青年”王斯烈同志

日期:2025-05-27 作者: 来源:机关党委 【字号: 打印本页
   王斯烈,1985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乡村产业发展司农业产业化处二级调研员 

联系实践促发展 

  近年来,各地乡村产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涌现新业态、创造新模式。追赶乡村产业振兴的时代浪潮,王斯烈同志以勤勉为舟,以敬业为帆,勤勉不辍、潜心钻研,深入剖析各地乡村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联农带农机制、产业延链补链、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思考研究。作为业务骨干,他在参与重大文件和全国性会议报告起草过程中,努力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转化为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依据,指导各地更好谋划发展思路。 

  落实部党组关于大豆油料产能提升的部署,以提高大豆油料加工水平、消化增产大豆油料为目标,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详细梳理20家头部企业采购、加工、销售的实际情况,短时间内迅速摸清行业现状、了解供求关系,为开展大豆产销对接、设立大豆加工补贴、开发大豆蛋白产品等系列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组织筹备国产大豆产加对接活动,推动内蒙古、黑龙江等13个省份农业农村部门与20多家大豆加工头部企业签署国产大豆采购协议,助力增产大豆顺利消化 

  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系统分析我国食用油加工消费情况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大力发展稻米油的建议,推动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组建油料产业分会,聚合大米加工、油脂加工、装备研发制造等领域资源,切实解决米糠膨化装备不足、上下游企业对接不畅等制约稻米油推广的关键问题。 

办好实事助增收 

  工作中,王斯烈同志紧盯基层干部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他坚持将联农带农机制建设作为培育龙头企业的关键,深入总结企业联结带动农户的不同模式,通过典型宣传、政策规范等方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构建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一些地方探索出现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模式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系统归纳了联合体的运行组织架构、利益分享机制等,通过文件部署、典型宣传、培训解读等形式在全国推广。目前,全国已培育形成9000多个龙头企业牵头、各类经营主体与农户抱团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带动小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龙头企业是脱贫地区发展产业的关键。面对基层的诉求,他积极落实部党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要求,紧盯脱贫地区实际需要,先后组织500多家各级龙头企业到新疆、西藏、贵州等地区考察洽谈,推动达成投资合作意向100多项,助力脱贫地区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实现增收致富。 

武陵山区解民忧 

  2018年5月,王斯烈同志赴农业农村部定点扶贫——湖北省咸丰县挂职锻炼。间恰逢咸丰县脱贫摘帽攻坚期,他与县乡干部并肩战斗,保持“攀过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的干劲韧劲,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解决贫困户所急所盼所忧针对板桥村贫困户蜂蜜等特色产品滞销问题,他积极协调武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销商,以70元/斤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留存的1000斤蜂蜜,帮助贫困户解决后顾之忧。针对农户反映售茶不便的问题,他推动整合各方项目资金,在茶叶面积较大的村建设小型茶叶加工厂,茶农在家门口就可以交售采摘的鲜叶,每斤售价提高了10元。针对茶企反映外地客商采购不便利的问题,他组织茶企到安徽、江苏等地的茶叶交易市场考察,听取省外茶商的意见,在咸丰县推动建设了“唐崖茶市”,成为远近闻名的茶叶集散中心,外地客商可以“一站式”采购全县的茶叶产品。他的努力下,茶产业覆盖咸丰县6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亩均收入超7000元,为咸丰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所在的农业农村部第十二批扶贫联络组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被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授予集体二等功。 

  援疆探索新思路 

  2023年7月,王斯烈同志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作为第十一批中央单位援疆干部,远赴新疆工作。 

  到疆伊始,恰逢新疆谋划推进粮棉果畜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他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与受援单位同志一道,深入研究重点品种发展思路和目标方向,系统布局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编制了集群行动计划,形成了新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在疆期间,他利用各种机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与基层干部群众探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延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他先后提出了玉米淀粉及生物质材料、棉籽油和棉粕蛋白、休闲食品及伴手礼等发展方向,找准加工延链的思路,科学谋划新疆玉米、棉花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他协调引入中国农院、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专家团队,举办10多场科企对接、企企合作等活动,为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在完成援疆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王斯烈同志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开展乡村产业领域的培训,与1000多名县乡村基层干部分享乡村产业培育的心得体会,帮助各地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径,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